时间:2010-04-19 来源:中国汽车报
江森自控有限公司:汽车座椅在华市场份额翻番
日前,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公布了2009年第四季度报告。报告中指出,2009年第四季度,江森自控在中国的汽车业务销售额达7000万美元。据了解,江森自控在中国区的汽车业务包括汽车座椅和汽车电子,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季度,江森自控的汽车座椅业务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翻番,达到45%。
报告指出,在公司汽车业务中,2009年第四季度,亚太区净销售额达到3.93亿美元,同比增长36%,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公司在日本、韩国、中国的生产规模扩大。同时,江森自控位于欧洲和北美的工厂扩产,汽车内饰业务销售额达到41亿美元,同比上涨31%。
从全年业绩来看,2009年,江森自控所有业务营业收入为84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上升15%,企业毛利润为12.36亿美元。
记者点评:江森自控汽车业务在中国区的增长使得它对中国市场更加有信心。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江森自控将更加重视中国市场。这一点在公司投资计划中已经有所体现。为了扩大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产能,江森自控将增加在这些地区的投资,并考虑将电池业务引入中国。
米其林集团:中国市场原配胎需求猛增
最近,全球最大轮胎制造商之一米其林集团公布了2009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在米其林轿车轮胎业务中,中国市场的原配胎需求猛增65%,对替换胎的需求提高16.9%,而日本、韩国、澳洲、印度则出现下滑。公司的商用车轮胎业务也出现萎缩,而中国市场的商用车轮胎业务依然表现不错,成为亮点。
报告显示,由于销量下降,米其林公司2009年销售额同比下滑9.8%,为148.07亿欧元。净利润由2008年的3.57亿欧元降至2009年的1.04亿欧元,降幅高达70.9%。米其林在2009年的净利润下滑幅度如此之大,与公司支付了4.12亿欧元的高昂重组费用有关。
记者点评:尽管米其林利润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业务区成为降低其下滑速度的主要力量。中国地区2009年需求量增长给米其林带来一丝安慰。米其林负责人也曾表示,2009年,尤其是在上半年,全球各地的原配胎市场都急剧下滑,但中国是例外。对于2010年,米其林保持了谨慎态度,他们认为,2010年轮胎市场发展尚不明确,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米其林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认为这些市场潜力巨大,是将来努力的重要方向。
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亚太区四季度销售额创新高
2月18日,美国最大的轮胎制造商固特异公布了2009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固特异称,受汇率因素的积极影响以及销量提高,公司2009年第四季度在亚太地区的轮胎销售额较2008年同期增长28%,创下季度销售额新高。
2009年第四季度,固特异全球销售和利润均实现增长。数据显示,第四季度,固特异销售额为44亿美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达到1.07亿美元。固特异有关人士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全球轮胎需求量的增加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当季公司轮胎销量增长8%。
记者点评:尽管2009年销售总额有所下降,但固特异在亚太地区仍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对2010年,固特异更是钟情于亚太市场,特别是中国。据了解,固特异正加大亚太地区的市场拓展力度。“中国是起点。”固特异亚太区总裁皮埃尔?柯华德表示。
康明斯公司:中国是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
今年2月,康明斯公司公布2009年第四季度业绩。四季度,康明斯实现销售收入34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3%,净利润达2.7亿美元,实现历史最高季度盈利。
报告显示,2009年,康明斯在华销售额超过17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其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2009年,康明斯在新产品开发领域加大了投资力度,并顺利进入中国和其他市场的新产品领域。
从全年数据看,康明斯2009年销售总额为108亿美元,比2008年下滑25%。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部分市场需求下滑。全年净利润为4.28亿美元,比2008年下滑43个百分点。尽管全年净利润下降,但环比公司2009年各季度表现,康明斯仍然实现了每个季度业绩比上一季度的提升。[page]
记者点评:尽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康明斯的全球销售额和净利润都出现下滑,但康明斯似乎信心不减。自信来源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康明斯在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成为推动康明斯业绩稳步增长的生力军,这是因为这些经济体比其他成熟市场率先触底反弹。2010年,康明斯有望在中、印、巴市场创造更优异的业绩。
伟世通公司:在华销售额增长1倍
伟世通公司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前子公司,也是其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日前,该公司发布企业2009年度财务报告,在伟世通的销售额中,整个亚洲地区占35%,中国地区占6%,比2008年增长1倍。
报告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销售额下降,生产规模缩减。2009年,伟世通销售额为66.85亿美元,与2008年的95.44亿美元相比,下降30%。尽管销售额下降,但由于其成本控制措施有力,公司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了解,2009年,伟世通的销售成本从2008年的95.44亿美元下降到60.88亿美元。
2009年,伟世通净收益为1.28亿美元,而在2008年,伟世通亏损达6.81亿美元。
记者点评:尽管伟世通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占全球业务比重不大,但中国市场的增长也引起了公司注意。伟世通公司负责人指出,公司看到了新兴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尤其是中国,为伟世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佛吉亚集团:2009年下半年在华销售额增长34%
佛吉亚日前公布了2009年下半年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下半年,佛吉亚在中国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34%,第四季度尤其突出,同比增长73%。在整个亚洲市场,2009年第四季度,佛吉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6.5%,整个下半年增长43%。
2009年下半年,佛吉亚公司销售额达49亿欧元,尽管与2008年下半年的54亿欧元相比下降9%,但其净亏损额为6900万欧元,与2008年同期5.5亿欧元的净亏损相比大幅收窄。
记者点评:佛吉亚在亚洲市场的良好业绩,主要归功于中国市场的良好表现,这使得佛吉亚看到了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据了解,在今后的几年中,佛吉亚将继续扩大中国业务,中国市场这块美味蛋糕已经让其拿得起,放不下。
大陆集团:在华业务为公司业绩提供支撑
欧洲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国大陆集团公布的2009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报告指出,2009年,由于中国、印度、巴西和东欧的经济型乘用车市场异常火爆,大陆集团也随之受益,在这些国家下滑较为缓慢。由于其他地区市场下滑速度加快,大陆集团2009年亏损扩大,全年亏损16.5亿欧元,与2008年11.2亿欧元的亏损相比有明显扩大趋势。据了解,这是大陆集团近20年来的最高亏损纪录。
大陆集团有关负责人指出,由于全球汽车市场正在慢慢复苏,并且全球替换轮胎的需求也在上升,预计2010年大陆的营业利润和销售额都会上升。集团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备用胎需求将增长2%~4%,全球销售额将增长5%以上。
记者点评:面对中国这个市场,大陆集团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据了解,大陆集团在中国常熟的新厂已经建成投产,预计2010年中期将会在液压制动系统、空气弹簧系统等方面形成一定产能。大陆集团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扩大在中国的投资,预计2013年,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将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