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邹平校车免费实验

时间:2012-11-12 来源:山东商报


    十余天后,滨州市邹平县的“免费校车”将结束三个月试行期,进入正式实施阶段,这也是我省率先实行校车免费的公益尝试。本处于监管角色上的地方政府,一年掏出的2000万元财政收入,替代学生成为出资方,自车主手中购买校车的运输服务。运输合同,不再只是简单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免费校车,这个在很多人眼里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情景,如何能在邹平上演。“千般好万般好,学生不出事就是最好,其他说啥都是虚的。”当地一位学校的安全办主任如此感慨。


  11月8日下午4点半,放学铃已经响起,邹平县黄山实验小学门口停放着11辆拥有鲜明标识的校车。32岁的靳海是其中一辆车的司机,一个孩子迟迟没有上校车,他暂时关了发动机,车厢内响着孩子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别在车上吃零食。”靳海一个劲地提醒,旁边的跟车老师拿着乘车花名册,上面有这班车所有孩子的姓名、家长以及班主任的联系方式。跟车老师寻找着哪个孩子没上车,让车上高年级的孩子抓紧去找。“不能落下一个孩子,只能晚发车一会儿。”靳海说,自己的资料也被公示在车厢内,如果跟车老师看开车的司机不是自己,也可拒绝让学生上车。


  跟车老师根据花名册上的学生班主任联系方式,正要去拨电话,眼瞅着远处的一个孩子慢慢朝车走来。靳海赶紧发动车子,目的地是3。5公里外的东杨堤村。


  10分钟后,还没等校车到站,记者就远远看到来村口接孩子的家长,基本上都是孩子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一位老人来接已经上三年级的孙子,“他爸妈都打工去了,以前坐校车一年得交800多块钱,公家也会补一部分,没想到暑假开学就一分钱不花了。”


  老人说,虽然孩子父亲母亲一年打工收入也有五六万元,但能省下这笔钱家长还是觉得很开心。而整个邹平县,跟这位老人一样享受着免费校车政策的,还有2。2万名农村小学生。记者了解到,当地农村小学生共有4万余名。


  送完这拨孩子,靳海开着校车返回学校,他还有另外两条线的任务,到了下午6点多才能收车回家。次日早上5点40分,他就要起床开车往学校赶,接上跟车老师后自城区至村内接学生。整个过程中他开车的速度不能超过时速60公里,现在主要是依靠跟车老师监督,等到下月初GPS系统生效,邹平县教育局安全办主任李进在办公室里就可实时查看靳海的校车行驶情况。


  作为邹平县农村小学生免费公交政策制定的直接参与者,李进还有个计划,就是学生上车、下车都将打卡,“几点几分孩子上车、几点几分孩子下车,只要孩子打卡,就可把信息通过短信方式传给家长,如果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就可以很明晰地知道是在哪个区间发生,便于厘清责任。”如今,李进成功地利用当地电信通信商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免费方式引进、安装了“家校通”系统。有人士认为,224辆校车、2。2万名农村学生的接送,对于不买车改买服务的当地政府来说,这也是服务机制和管理机制的一个完善。


  乘车费直接打进车主卡


  记者采访获悉,邹平县当地接送农村小学生的校车目前有224辆,绝大多数由社会上的个人购买,自2010年起政府实行的是补贴政策,即一年掏400万元对坐车学生进行一定补贴。


  今年的财政买单模式,最终决策者是县委书记王传明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李进告诉记者,每年的八月七日当地都要举行一次重要会议,在今年会议上他对王传明的一席话记忆犹新:“我们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免费校车。”


  城里孩子家长接送方便,并且本身拥有更为集中的社会资源,邹平县政府将“乘车福利”的目标群体锁定为农村的小学生。


  9月1日即是开学日,邹平县教育局抓紧从下属各乡镇学校手中搜罗数据。“我们既保证车主仍然能维持一定利润,又不能让财政多掏钱。”最终,他们按照每名农村学生一天4。5元的平均标准购买车主服务。


  当地教育局介绍,在能免费坐校车的2。2万名农村小学生身上,政府平均为每个孩子掏近千元的乘车费用,为此一年财政将至少拨款2000万元。李进说:“在试行阶段一月一结,费用全部打入车主卡内。”


  教育部门也并不要求校车司机或车主坐班,但必须保证早晚接送孩子的节点提前来到学校以便发车。就如靳海,除了被雇佣当校车司机一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外,他还干有自己的小买卖。


  在外地多次发生校车事故的惨痛教训后,当地对于司机的素质也尤为重视,交警会逐一查验校车司机的资质、违法情况。邹平县黄山实验小学安全办主任李永指着自己的脑袋告诉记者,“只要是孩子还在上学期间,这里的这个弦就没法放松,压力非常大。千般好万般好,学生不出事就是最好,其他说啥都是虚的。”


  在跟记者一起坐校车时,李永说起了曾经遇过的一幕:“现在农村里百姓看着坐校车不花钱了,有的村民就过来问能不能自己带着马扎,坐在校车过道里。这种时候,我是哭笑不得。”


  不能“一窝蜂”挤免费车


  在“八七”会议后,邹平县教育局于短短20天内提交了一份免费校车的试行意见,其中首先提到了六个不变:接送范围不变、接送路线不变、接送趟次不变、保持现有校车数量不变、乘坐人数基本不变、上年度乘车价格标准不变。


  李进对记者解释道,“我们可以预见,免费政策出台后想要乘车的学生人数肯定会大幅增多,但现有的校车资源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满足需求。”


  邹平县黄山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9月1日之后他们确立的原则是:一年级学生在接送线路上的想坐就坐,原本坐车的学生不予改变,家校之间距离远的优先坐车。“目前我们学校接送孩子的校车共有11辆,免费政策施行前的乘车人数是1554人,目前只是略微有所增加达到1672人,这在校车的运力范围之内。”


  李进告诉记者,在财政买单政策出台后,一方面要控制学生人数,另一方面还要控制校车数量。校车市场非常稳定,在财政掏钱后有更多人意欲进入。但校车都是个人出资购买,其目的说到底是为了经济利益,从全县目前情况看,农村生源的减少是大趋势。“一旦放开车辆进入,将来利益被摊薄,这些校车车主会要求政府财政予以补助,如得不到满足很可能会采取影响学生接送的方式加以要挟。”


  记者获悉,目前邹平明确作出规定,对于上学路程2公里以内的原则上不安排乘坐校车。各乡镇区域内学生整体数量三年内呈递减状态的,原则上不再增加校车,若学生数量递增,也要谨慎考虑新增校车数量。


  有校方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校车完全是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即车主和学生双方达成运输合同,政府层面上并无准入门槛。但在免费校车政策实施后,政府替代学生成为出资方,由此也实行了准入制度,新增校车需要先向教育局、财政局提出申请。


  车主自己搞平衡


  在邹平县黄山实验小学,记者看到了一份9月份车主的收入统计表。用于接送孩子的11辆校车中,由于运营线路的不同,收益相差颇大,有的校车能收入17520元,有的校车只有11720元。


  该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1辆校车,最短的运营线路只有3公里,最长的则有17公里,耗费的油费不尽相同,因此效益也存在差距。”


  李进在乡镇学校了解情况时,也能感受到部分车主对于线路的“挑肥拣瘦”,甚至引发车主间的纠纷。“从目前来看,虽然没有影响学生接送的情况发生。但我们也意识到由于校车都是车主出资购买,人事上并不属于学校或者教育管理部门,交警、交通主要是针对车辆硬件进行监管,车主的服务态度等实际成为管理难点。”


  黄山实验小学的有关负责人也认为,目前财政直接将费用打入车主账户,虽然避免了中间环节,却也丧失了“管理”校车车主的重要方式。记者也了解到,在多年前邹平当地也发生过校车车主联合起来,要求上涨运营价格以弥补油价连连上涨挤占的利润,不免对学生的接送产生不利影响。


  邹平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也在思量能否借用公司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而在当前,记者了解到各校车车主之间是自发维持一种利益的均衡。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车主之间的运营线路都实行周期性调换,确保利益不发生大的偏差。”


  在免费校车政策实施后,对当地政府来说,他们部署各单位与校车服务提供方签订接送协议,“车主不能因一时的市场油价波动等因素,影响正常运营。”

 

阅读量: 作者:孙珂

分享至:

读后感/咨询反馈
相关阅读
车型推荐
当前位置:专用汽车网 > 整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