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1-29 来源:华商晨报
酒蒙子醉酒造谣拨打120急救,急救车三次被骗出车却无可奈何。
2013年3月1日起,故意损毁急救设备、侮辱殴打医护人员、编造虚假急救信息等行为,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2013年1月28日获悉,《沈阳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办法》已经通过,并将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殴打侮辱急救人员可由公安机关给予处罚
沈阳急救中心社会急救科科长史长河表示,医护人员在急救中被打不止一次发生,沈阳120曾经4个月内发生6起严重的急救人员被打事件,“曾经有医护人员一个月内被打两次。”
针对120急救人员被打的情况,却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我们也只能求助于110。”为此120急救中心还特此设立一些特殊补助,用以安慰在出勤中受到伤害的工作人员。
记者了解到,之前一直在市民中广泛征求意见的《沈阳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12月27日的沈阳市人民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本办法规定,单位或者个人故意损毁急救通讯设施或者急救医疗设施、设备,阻碍急救医疗工作人员救治活动,侮辱、殴打急救医疗工作人员,编造虚假信息干扰急救工作的,恶意拨打120特服电话,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阻碍急救车执行任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
记者看到,之前曾热议过的给急救车让行一点也被写进了办法中,办法明确:行人和行驶中的车辆遇到执行任务的社会急救医疗车辆应当主动让行。
并且,阻碍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通行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无法确定身份,由急救部门垫付救治费
按照《沈阳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办法》规定,急救中心接到呼救后,除无待命车辆或者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外,应当立即调度,在3分钟内派出救护人员出诊,以最短时间到达救治现场。
社会急救医疗的出车、出诊、抢救、治疗等收费,按照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收费标准应当向社会公示。
接受急救医疗服务的伤病员应当按照规定缴纳社会急救医疗费用。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急救伤病员,按照有关规定报销急救医疗费用。
无法确定身份、无支付费用能力的伤病员,其救治费用由急救中心和急救医疗机构先行垫付,经公安机关核实身份、民政部门确定符合救助标准的,由政府专项资金解决。
案例
酒蒙子造谣急救车三次被骗出车
2012年8月,在120急救中心工作的王红(化名)正在值夜班,突然她接到命令,到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附近完成一次急救工作。
按照患者所提供的地址,急救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但在场并没有看到电话中所描述的患者,急救车只能原路返回。
刚回到急救中心不到10分钟,同样的电话再次响起,急救车再次出发,以最快速度开到指定地点,但到场后和之前的情况没有差别,急救车只好再次无功而返。
刚回到急救中心,王红又一次被派往沈河区文艺路,但除了一名酗酒男子,一车人还是一无所获,“我就是逗逗你们。”男子的一句话,一车人才弄明白,三次出车都是这名酒蒙子编造的虚假信息。
“这也太坑人了。”但对该男子几名工作人员却又无可奈何,急救中心多名工作人员表示,都有过类似经历。
披露
急救车每天出车400次无法满足市民需求
“唠闲嗑、编造恶意电话太多,我们都习惯了。”120急救中心副主任刘世伟表示,由于不少恶意编造的电话的充斥,使得急救资源大大被浪费,由于接线员无法判断实际情况,每次接线后,120急救都需要正常出车,使得真正需要急救用车的患者无法得到救护。
刘世伟介绍,沈阳市的急救量在以每年百分之十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2012年急救车出车15万余次,“无论车辆还是人员,都处于超负荷运作的状态。”
“很多司机和医护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吃饭。”刘世伟说,沈阳市正在运转的急救车在110辆左右,目前120急救中心每天就有60辆的急救车穿梭在城市各个街道,每天平均出车400余次,但就这样仍无法满足市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