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16年纯电动物流车市场渐热

时间:2016-01-30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得益于各类电商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快递包裹量让城市物流不断升温,城市物流用车数量随之增加,给原本因尾气污染而为人诟病的汽车产业带来更大的压力。2015年,国内纯电动物流车市场逐步兴起,北上广和主要一线城市相继推出扶持政策,希望以此推动高效、低碳城市物流发展。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专家委员会成员王健表示,随着城市物流的发展,以及社会对物流行业环保、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政府强有力的补贴政策推动下,兼具零排放和使用成本低廉的纯电动物流车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电动物流车市场渐热

  “我们现在发愁生产不出来那么多车辆。”东风扬子江汽车总经理助理、总工程师雷洪钧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扬子江研发纯电动物流车以后,2016年年初就得到了2.5万辆的市场订单。“这块市场完全是买家主动找上门的,足以说明这块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雷洪钧说。
 

  不单是扬子江纯电动汽车获得大订单,一些老牌商用车企业,尤其是在微面行业拥有车辆制造能力的车企都有很好的市场表现。一位购买北汽新能源威望电动汽车的车主告诉记者,他购买这辆电动物流车,前前后后等待了两个月的时间。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电动物流车确实供不应求,至少需要等待40个工作日以上才能提车。
 

  从全国看,电动物流车的需求十分旺盛。上海市今年将加快推广新能源物流车应用,给予新能源物流车市区通行权,初期计划发展3000辆新能源物流车。山东临沂提出,2016年底前将推广1300辆纯电动物流车;河南省提出3至5年内投入1万辆电动汽车作为投递、中转车辆;天津也提出,到2016年底前将累计推出3400辆电动物流车支援城市快递业务。
 

  火热背后有缘由

  城市污染与交通拥堵的双重压力为电动物流车在城市配送中广泛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时,机动车尾气污染广为社会忧虑,地方政府在城市空气质量上的考虑也助推了电动物流车在城市配送和末端物流上的推广。雷洪钧表示,目前我国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投递的交通工具多为摩托车、电动三轮车。这类车辆的上路运行,从公共安全、能源及环境和交通角度考虑,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电动物流车因为使用成本极低,对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影响有限,完全可以替代目前使用的摩托车、电动三轮车。
 

  雷洪钧补充表示,物流企业往往具备停车场,修建充电设施的难度相对较小,解决了纯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同时,末端物流运输运营里程往往不超过150km,现在的电动物流车基本都满足用户需求。“有的用户使用频率比较高,白天抽空进行一次快充补电,全天续驶里程超过200km完全没有问题。”雷洪钧说。
 

  对于纯电动物流车的优势,王健认为电动汽车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都应该从小到大发展,例如纯电动物流车,找准市场切入点和运营模式,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持续不变的情况下,具备快速发展的潜力。王健预测,2016年纯电动物流车的产销量可能超过2015年市场火热的6米至8米客车的产销量。
 

  蓝海也将变红

  对于电动物流车的未来,雷洪钧表示这种新产品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小型面包车的市场。“几年内动力电池比能量还有提升空间,未来电动物流车的续驶里程将普遍超过200km。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纯电动物流车续驶里程有望达到300km以上。”雷洪钧说,“因为市场定位和价格优势,传统微面市场将会萎缩。”
 

  雷洪钧也认为,目前电动物流车市场上,主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还没有发力,给了一些二三线品牌研发产品和市场推广的时间。将来电动物流车市场更加庞大之后,主流车企肯定会投入资源和精力,届时电动物流车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将由蓝海转变为红海。雷洪钧表示,在近两年内,主流车企还来不及推出自己的产品,已经拥有产品的企业应该尽快降低成本、占有市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陈全世告诉记者,电动物流车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入门门槛不高,一些低速电动车企业也将涉及这块业务,这必将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果产品成本不能下降,很难与这些产品竞争。王健表示,我国微型车市场容量基数非常大。电动物流车在加上国家和地方补贴后,实际销售价格已经等于或者低于传统燃油车的同类产品,在一些优惠(通行、运营)补贴政策的激励下,纯电动物流车后续发展趋势毋庸置疑。但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往往更看重成本,可能相差5000元就能改变消费者的购买选择,所以车企未来还更应该注重成本的控制。
 

  【一家之言】无心插柳柳成荫

  对新能源汽车持否定态度的人经常坚持一个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完全属于政策的产物,市场发展是政策推动的后果。以前这个观点还颇有市场,现在这个观点恐怕站不住脚了。纯电动物流车市场渐热说明,只要切入点准确,满足市场需求、解决消费者痛点难点,新能源汽车完全能够让消费者从被迫购买向主动购买转变。
 

  从需求出发主动购买产品,在以往看,这种期望离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还很远。即使现在,在限购城市中,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基本上是长年摇不到燃油车号牌和新能源汽车不限行两大原因,无奈和被迫购买新能源汽车是大多数消费者的真实心理状态。还有一些购车用户,是出于政府补贴的缘故购买新能源汽车,例如2015年中6米至8米的纯电动客车,在国家和地方补贴之后,甚至生产商还能净赚1万至2万元。
 

  如果新能源汽车长期如此发展下去,将无法摆脱政府的补贴和政策的推动,为人逅病也不足为奇。纯电动物流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新能源汽车的这种尴尬得以缓解。纯电动物流车定位城市末端运输,运营里程相对较短,可以避开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有限的弊端。同时因为物流企业基本具备停车场地,解决了修建充电桩的场地问题。即使电力容量不足以支撑快充桩,交流慢充也基本能满足电动物流车夜间充电的需求。
 

  回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历程,从公共交通领域的示范运营,到私人消费市场的逐渐打开,到纯电动中巴车火爆市场,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由微面改装的纯电动物流车的发展。从去年开始,纯电动物流车的慢热似乎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从刻意为之到无心之举,纯电动物流车得到市场的认可,才是新能源汽车多年发展的一件幸事。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这样的产品来到广大消费者身边。
 

  毋庸置疑的是,电动物流车未来的竞争将非常激烈,可能类似目前微面市场的竞争状况。一些拥有微面整车资源的企业将占据一定优势,其他从事改装的商用车企业会经历优胜劣汰的考验。无论如何我们相信,只有充分竞争才能带来优秀的产品,才能切实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在细分市场上,电动物流车可能成为最先市场化的新能源汽车。

阅读量: 作者:郭晨

分享至:

读后感/咨询反馈
相关阅读
车型推荐
当前位置:专用汽车网 > 整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