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攻完国Ⅳ 备战国Ⅴ 零部件企业摩拳擦掌迎挑战

时间:2010-10-27 来源:汽车网

  2010年10月,2010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700余家零部件企业参加了此次盛会。在此次博览会上,记者对汽车排放和后处理系统进行了相关采访。

  ·北京可能提前实施国V标准

  业内人士对“北京可能提前实施国Ⅴ标准”的说法已不新鲜。在2010年9月初举行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明确提出了这种可能性。从他的讲话中记者发现,很多汽车企业关心的,是国Ⅳ排放标准对北京而言够不够用,国Ⅴ排放标准会不会提前实施。杜少中认为,北京提前实施国Ⅴ排放标准是大势所趋,机遇与挑战并存。他表示,就提前执行国Ⅴ排放标准一事,北京市会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申请。

  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市分别在1999年、2002年、2005年和2008年在国内率先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新车排放标准(从国Ⅰ到国Ⅳ),并规定不能达标排放的新车禁止在北京销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每提高一次排放标准,单车排放的污染物能减少30%~50%。他认为,北京市提前实施各级别的排放标准,可以为国内其他大城市提供示范,同时为中国城市树立良好形象。据记者了解,在欧洲,重型车在2009年已实行欧Ⅴ标准,2012年12月将实施欧Ⅵ标准,轻型车2014年将实行欧Ⅵ标准。因此,北京市早日实施国V标准是形势使然。

  ·国内企业有技术储备

  每年的汽车零部件展览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论展会规模大小,许多汽车零部件企业都会鼓足精神,摩拳擦掌,将自己最先进的技术拿出来展示。记者注意到,本届展会有很多企业展示出与国(欧)V排放有关的技术,并明确表示,不论全国是否如期实施国Ⅳ排放标准、北京是否提前实施国Ⅴ排放,企业都有能力应对。

  浙江力驰雷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力驰雷奥)是一家环保型公司。该公司负责人钟亚锋认为,决定汽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改善排放、减少污染。“EGR技术是控制排放最有效的措施,因此,研发并生产E?鄄GR系统汽车零部件是力驰雷奥的亮点。”他告诉记者,他们的EGR产品要达到国Ⅴ水平,需要在原来基础上做一些改进,比如增加单向真空阀等。目前国家对排放控制不严,国Ⅳ尚未在全国全面实施,国Ⅴ的实施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据他透露,力驰雷奥与长城汽车国V标准皮卡排放的研发项目合作正在进行。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银轮)在本次零部件展上带来最新研发的SCR催化转化器。据介绍,这是浙江银轮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产品。该公司技术中心人员告诉记者,浙江银轮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SCR项目历时2年多。据记者了解,该套系统售价约1万元。“什么时候推广要看国家政策。”该工作人员说。该公司国际市场部王俊明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只是在做研发,进行技术储备。客观来看,尽管产品在工艺上与国外有差距,但可以达到国Ⅴ水平。有业内专家指出,如果自主研发的SCR系统实现本土化,将打破国外汽车零部件巨头垄断我国SCR市场的局面。

  四川中自尾气净化有限公司(简称四川中自)营销策划中心工程师孟杨告诉记者,曾经有几家欧洲企业到他们公司洽谈欧Ⅵ产品合作的事情。他表示,尽管国内国Ⅳ排放标准还没有完全推广实施,但国Ⅴ的实施对大企业来说问题不大,关键是燃油品质能否达标。他同时强调,要达到国Ⅴ排放标准,不光是解决汽车发动机的后处理问题,发动机排放是一个整体系统,机内净化、控制系统和后处理系统三者缺一不可。孟杨说:“对于国Ⅴ排放标准实施的时间,很多企业会有预判。北京既然提前实施了国Ⅳ排放标准,国Ⅴ标准肯定也会相应提前实施。”据记者了解,目前,玉柴、康明斯等企业已有产品达到欧Ⅴ排放水平,不过这些产品大多用于出口。

  ·国际巨头展示实力

  连续4年参加本届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的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带来了先进的Denoxtronic2.2系统。据记者了解,该系统具备先进的尿素喷射SCR尾气后处理技术,尿素喷射剂量单位更小、喷射精度更高。此外,该系统可通过排空系统尿素来提高系统的抗冻性。尿素喷射单元利用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冷却,尿素供给单元利用电或发动机冷却液加热。据博世中国相关人员介绍,Denoxtronic2.2系统可使NOx转化率达到85%,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燃油的经济性。

  博世提供的宣传资料显示,该系统能够满足将来更严格的排放法规(美国US10重型车法规、欧Ⅵ排放法规、日本JPNLT、非道路Tier4及国Ⅴ排放法规),12/24V的电源可满足所有商用车型(道路用和非道路用车)的匹配。

  作为涵盖了从进气到DPF等排气后处理的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供应商,日本电装带来了先进的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据介绍,该系统通过采用有效控制柴油发动机燃烧的技术,减少排放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共轨系统实现了高压喷射,燃料雾化程度高使燃烧效率大大提高。过去的单次喷射方式导致燃油温度迅速升高,产生NOx排放。现在采用的多次喷射方式可以有效抑制燃烧温度快速上升,从而减少NOx排放。

阅读量: 作者:佚名

分享至:

读后感/咨询反馈
相关阅读
车型推荐
当前位置:专用汽车网 > 技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