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8 来源:盈峰环境
2017年,盈峰环卫20多台无人环卫设备驶入长沙橘子洲头,在业界的广泛关注下完成了运行测试。2018年4月,长沙市政府正式启动橘子洲景区智能环卫设施运用和景区环境提升项目,这是全球首个智慧清洁及新能源无人环卫作业示范生态景区项目。八载光阴流转,当初大胆探索的前瞻之举,如今正逐渐成为环卫行业的常态。同时,盈峰环境的智慧环卫解决方案也进化成深度与广度并重的“蜂群矩阵”,形成了从城市“毛细血管”到“大动脉”清扫保洁的全场景覆盖能力。
在2025(第五届)低速无人驾驶生态大会「深度对话」的现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副主席、盈峰环境智能技术中心副主任方小永博士接受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的采访,讲述了盈峰环境在无人环卫领域的探索历程,以及未来提高智能环卫装备渗透率的关键路径。
从“单机智能”到“蜂群作战”:AI大模型重塑环卫新范式
“技术跃迁的速度远超想象。”方小永在采访中不止一次感慨技术变迁的迅猛。
他提到,早期的无人环卫设备执着于“单机智能”的极致化:精准贴边清扫、高效自主作业、灵敏障碍规避。就像训练一个扫地尖兵,追求个体能力的完美。然而,再缜密的预设规则,也难以穷尽开放环境中的无穷变量。面对现实世界的复杂长尾场景,单机智能的局限性开始显现。比如,道路临时施工、交通事故、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都可能让原本流畅的清扫作业陷入困境。“我们现在强调的是一种全域的协同,除了单机设备,还需要智能化的运营平台。”方小永认为,产品不应局限于单机产品,服务也是产品的一部分。这也是盈峰环境最新推出的“蜂群矩阵”的核心理念。据了解,今年4月盈峰环境发布的“蜂群矩阵”,以“蜂群”智慧清洁机器人舰队为执行终端,以“蜂巢”智慧中枢平台为决策大脑,构建起覆盖封闭场景至开放路网、单机智能到集群协同的立体化智慧环卫生态体系
协同智能:不同吨位、功能的设备(1吨级小蜜蜂、3吨级小黄蜂、18吨级大黄蜂等)在统一智能平台调度下,实现任务自动分配、路径动态优化、能源协同补给,全局效率大幅提升。服务融合:产品边界被打破,设备交付仅是起点,后续的部署调试、场景适配、持续运营成为产品价值的核心延伸,“服务即产品”理念落地生根。数据驱动:海量作业数据反哺模型持续进化,形成“实践-学习-优化”的增强回路,系统越用越“聪明”。方小永强调,AI大模型技术赋能无人环卫行业,带来的不仅是工具升级,更是思维革命。其赋予无人环卫设备更强的理解、判断与决策能力,尤其是在安全机制上,系统能够动态感知风险,理解复杂场景,并做出更接近人类经验与直觉的科学、合理决策。
渗透率之困与破局之道:L4级落地的现实考卷
《2024-2025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和县城道路清扫保洁服务市场规模已近3000亿元。全国还有上百万个具备应用条件的住宅小区、园区、学校、景区等,市场对环卫机器人的需求量至少可达150万至200万台,总体市场规模可达8000亿元。
尽管前景广阔,但现实挑战仍不容回避,特别是市政环卫领域的无人化渗透率仍处低位。
方小永坦言,当前市场对公开道路上的无人驾驶还是持谨慎态度,且大型无人环卫车还有很多关键技术待攻克。
而盈峰环境作为环卫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核心产品销售额连续24年行业第一、新能源环卫装备市占率连续3年行业第一、全国落地运营近400个城市服务项目等亮眼成绩,在无人环卫领域的破局策略也是清晰而务实。
方小永表示,半封闭场景最有利于环卫机器人的批量化、商业化应用。因此,盈峰环境目前还是优先聚焦公园、广场、园区,城市辅道、人行道以及运行状况相对简单的城市干道路等场景,分层、渐进式推动L4级技术实现规模商业,并将规模商用的突破口锁定在1-3吨级小型环卫机器人。
“2025年是3吨级以下,特别是1吨级及更小的环卫机器人开启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元年。”方小永认为,小型环卫机器人具备更强的灵活性,且在复杂环境中相对风险较低,这使其成为市场接受度较高的切入点。
据悉,盈峰环境的1吨级智慧清洁机器人“小蜜蜂”,单机即可等同4人劳动力,日均作业时长超12小时,典型场景覆盖率达95%。产品已实现自动闭环,多达20项无人化功能一键启动,包括自动充电、加水、倒垃圾,遇雨自动避障归位等,安全算法“零事故”。目前已在绍兴市上虞区、深圳龙岗大运体育中心、深圳东站、布吉街道等地批量投用。
模块化硬件+定制化服务:不惧出海远征
方小永反复提及“服务即产品”的理念。他表示,对于一家无人环卫产品研发的企业来说,应具备“模块化+定制化”的策略。
模块化是产品本身,即硬件部分追求高度模块化、应用化、标准化,降低成本与复杂度。
定制化是延伸服务,因为不同的环卫项目,其场景应用理解、作业流程、管理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服务端必须深度定制化。
方小永认为,无人环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从设备研发制造,扩展到对场景的深度理解能力、高效的部署实施能力和持续的智能运维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
“分享一个好消息,盈峰环境不久前,正式向越南出口了300台(套)环卫装备。从实地调研、法规适配、签约合作,到定制设计、研发生产、边检认证、跨国交付,仅用108天。”
据介绍,盈峰环境一直都把海外布局作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对于如何将无人环卫技术推向国际市场,方小永提出了两条路径:
一是靠产品吸引,不断提高智能化产品的竞争力,让海外客户看到盈峰环境在无人环卫领域的领先实力。同时,传统环卫产品和无人环卫产品融合式出口,将成为主要方向。
二是以项目培育,着力打造全球化的无人环卫示范运营项目,海外客户通过项目实地考察参观,能进一步增加对无人环卫产品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方小永表示,出海一定会遭遇各种挑战,包括文化差异、法规限制、技术标准不同等。他分享了盈峰环境始终坚持的一个理念——本地化适配和运营。以客户为中心,把一些运营和部署工作安排给当地团队实施,有利于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保证服务效果。
“产品落地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我们早期已经在市场投放了近200台智能驾驶设备,未来三年,盈峰环境目标向全球范围投入更大规模的L4级蜂群无人驾驶设备。”
方小永认为,当前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盈峰环境也收益颇多。特别是行业首创的标准化低速无人车专属保险,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给用于解决了一些后顾之忧。
“盈峰环境作为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的积极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也将继续深化生态合作,共同推动无人环卫乃至整个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