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湖北随州(专用车之都):随州市专用车产业正经历历史性蜕变,形成传统车企全转型、细分领域全覆盖的产业新

时间:2025-09-09 来源:陕汽专用车

 

 

 

作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随州市市专汽产业正加速转型升级。从传统燃油专用车到新能源专用车,从零部件配套到整车制造,从传统改装到新能源制造,随州市专用车产业正经历历史性蜕变,形成传统车企全转型、细分领域全覆盖的产业新生态。今年1-7月,随州市专用车产业产量达9.04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新能源车产量3675辆,同比激增60.6%,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加速构建的新能源专用车产业新生态。

双龙头引领,全行业转型成势

以“双龙头引领+全行业配套”为引领,随州市新能源专用车形成了传统车企全转型、细分领域全覆盖的产业新生态。目前,全市90家在产的专汽资质企业全部转型,均可配套生产新能源专用车,产品涉及环卫、物流、工程、应急、旅居等5个类别1095个公告品种。以程力集团、湖北新楚风为两大龙头,纯电动与氢燃料电池领域分别取得率先突破。

程力集团实现新能源环卫车产品全覆盖,与壹为合作开发智驾型物流冷链车,计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达3000台;湖北新楚风全正向开发的H49气态氢千公里续航干线重卡已交付 “宜家家居” 试用,H18、氢燃料冷藏车等多款车型分别在北京、广州市场投用,氢能牵引车F49年内将交付20台。

补链强链,“三电”核心领域突破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三电”系统,围绕“三电”系统及零部件配套环节,随州市正加速打造“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产业体系。在动力电池领域,湖北芯动力电机转子轴项目实现批量生产,整车续航里程提升3%以上;斯诺负极材料、毅兴智能电池极柱、犇星多孔硅负极材料等关键材料项目相继投产。在零部件配套环节,齐星集团联合东风特汽,开发新能源重卡驾驶室;东风马可迅为蔚来ET7、岚图追光等车型定制开发20寸车轮;新楚风与时代电动合作,电驱动桥项目销售额已达3700万元。这些都标志着我市配套企业正加速补链强链,形成细分领域全覆盖。

政策与创新双驱动,打造中部重要生产基地

随州市新能源专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撑。随州市出台了《随州市专汽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供应链平台建设推进专汽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专汽产业发展方向。设立总规模50亿元,首期5亿元的专汽产业基金,支持随州专用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依托湖北专汽研究院、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等研究院,年转化成果100余项。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从电池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制造,再到氢能全产业链的完整布局。紧盯专用汽车痛点堵点,随州市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由曾都区平台公司牵头,联合13 家本地企业与杭州时代电动,共同组建星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构建以商用车新能源底盘为核心的协同发展平台,项目预计今年底盘产量突破800台。湖北省安全应急载运装备中试平台计划于9月正式开工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安全应急载运装备产业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从传统专用车向新能源转型,形成了新能源专用车产业新生态。

“我们已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 随州市经信局汽车机械和装备科副科长王有江表示,未来将加快模式创新、打造智能应用场景、突破网联化技术,确保完成2025年全年8500辆新能源汽车的省定目标,把随州打造成中部地区重要的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基地。

 

 

阅读量: 作者:茜茜

分享至:

读后感/咨询反馈
相关阅读
车型推荐
当前位置:专用汽车网 > 整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