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起校车事故引发的中国校车产业猜想

时间:2011-11-24 来源:财经

  在甘肃正宁县榆林子镇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校车车祸事故之后,教育部近日表示将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制定中国校车制度,以保证广大中小学生的上学交通安全。由此引发了资本市场对中国发展校车产业的猜想,受此消息影响,A股校车概念股宇通客车近来表现也可谓“抢眼”。据研究,符合国家校车安全标准的校车市场缺口或达百万辆,如果参照美国校车制度的标准,由此催生的校车产业规模或将达数千亿元。尽管市场前景相当的可观,但是没有建立起从校车生产技术标准、到校车运行的交通规章、再到校车的运营管理体系等一系列的校车制度,则中国校车产业无从发展。只有建立起具有法律强制性的校车制度,才有可能避免甘肃校车事故事件的再次上演,也才有可能促进校车产业的发展。

  血染的校车

  据统计,在中国平均每41秒钟就会发生一起车祸,每天有近40名中小学生死于道路交通事故。近年来,因学生乘坐不规范校车而引发的伤亡事故在全国各地更是屡有发生。然而屡屡发生的学生血染校车事件,却并没有能够引起国家及地方的足够重视,以盈利为终极目标的严重超载学生车辆充当校车进而引发社会悲剧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直至2011年11月16日发生在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发生的一起21人死亡(其中19人为年龄仅三五岁幼童)、另有40多人受伤的严重的校车车祸事故,才成为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而事件网络媒体发布后,迅速成为了国内外聚集的焦点。尽管在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教育部等部门立刻严令全国各地开展校车整顿“运动”,11月21日,教育部更是明确表示,将联合多个部委联合制定校车制度。

  然而对比在美国连总统座驾都需要让行的校车制度,再对比中国各级各地政府数千亿元的公车消费却没有一辆安全的校车这一“残酷的现实”,国人在悲痛惋惜的同时,不禁也问:血染的校车何时可以不再有?

  一起校车事故或将促进中国校车产业的发展

  在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后,甘肃庆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停止2012年公车更新计划,拟将预算资金用于购置标准化校车;重庆市安监局也于近日透露,有望于年底在重庆投入3000辆安全标准化校车,而教育部也于21日表示将联合多部委联合制定校车制度。

  受此消息影响,曾于2009年中标浙江省德清县79辆美式校车订单的校车概念股宇通客车11月18日放量上涨,21日更是涨停开盘,但受大盘下挫影响,该股出现了放量调整走势。

  据研究,目前中国中小学生人数在2.3亿以上,若按照平均每车35个座位估算,整个校车市场需要100万辆校车来满足这个市场。另悉,在2010年7月1日,在参照美国校车安全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国家制定并发布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因此如果参照2009年浙江省德清县2000万元采购79辆美式校车,平均25万元/辆的价格来计算的话,这个市场或将达到2500亿元,如果考虑到对钢铁、汽车零部件、消防安全等行业的拉动,以及校车的运营管理等,有此形成的校车产业应当是相当可观的。据统计,中国目前在运营的各类接送学生的校车数量仅约10万辆左右,而真正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的专用校车保有量仅为1万辆左右,这其中的市场缺口“相当的大”。

  中国校车产业的现状

  随着中国近十几年来迅速推进的城镇化,城市与人口分布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教育资源也出现了大面积的撤并与调整。

  然而,中小学校实施撤并后,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的撤并后,中小学生的上学交通成为了很大的问题,在没有政府部门的“关照”之下,大量的中小学生不得不依靠步行或是乘坐营利性的非法运营车辆上下学,而这些以盈利为终极目标的运营车辆,普遍采用二手车、改装车甚至超期服役的车辆,车型多为微型面包车、公交车甚至是农用三轮车,安全性能方面难以保障,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而在一些城市,即便学校方面有意采购可以达到国家安全标准的专用校车,却没有足够的政府财政资金支持,资金短缺,运营困难。在校车的监管方面,更是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与监管部门。甚至于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明确哪个政府职能部门对校车负有监管职责,关于校车的安全技术标准,也是在发生了多起影响遍及全国的校车严重车祸事故之后,才于2010年7月份制定并发布。而这是监管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各地在校车采购、日常运营以及资源分配上缺乏集中监管,车辆更新不规范,日常运营混乱,同时存在大量黑校车扰乱正规市场,严重的制约了校车的发展。

  可以说,目前中国无论是校车监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仍然是空白,而正是由于缺乏法律法规体系的强制性要求,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学校都缺乏购置并运营管理校车的积极性,中国的校车产业十分的“微小”。

  对比于美国的校车产业而言,在美国由于上至联邦政府、下至州地政府都有专门的《校车法》,500多项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美国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校车产业运营体系。据统计,目前美国全国大约有4350万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学生,其中54%坐校车上学,人数为2350万,接送这些孩子的校车有45万辆,每天每个孩子来回两次,全年接送孩子就达上百亿人次,行程35亿英里。这还不算每天平均有500万人次坐校车去参加各种活动。美国每年更新约4.6万辆校车,加上专为其服务的修理、配件制造,形成了一个每年有150亿美元产值的“校车产业”。

  校车制度才是根本

  诚然,以美国现行校车产业体系及法律体系为参照,在中国建立起相应的法律体系,也可以催生高达数千亿的“校车产业”,既可以因此而“拯救”中国的汽车产业,更可以为广大中小学生建立起安全的交通防护屏障,经济效益与社会兼顾又双赢,政府更是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持这个体系的运营与发展。

  而从校车的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到校车的“特别待遇”的交通规章的制定,再到校车购置、运营、保养及维护等运营管理职责体系的建立等校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才是避免再次出现血染校车事件的根本之策,也才是校车产业得以发展的根本。

  试想,如果能够在中国也可以做到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无论是白牌车还是黄牌车、亦或是蓝牌车,都要避让校车之时,中国还会出现血染的校车吗?

阅读量: 作者:佚名

分享至:

读后感/咨询反馈
相关阅读
车型推荐
当前位置:专用汽车网 > 整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