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6-07 来源:十堰周刊
每天下午6点,在重庆路三环公司厂区,一辆辆簇新的“十通”改装车鱼贯驶出厂区,然后分赴陕西、山西等全国各地。而在张湾区七里垭,投资19亿元的三环专用汽车产业基地已于4月28目奠基。
三环专汽的发展之路,正是十堰市专汽的标杆和缩影。面对喜忧参半的现实,十堰市专汽产业正在谋求华丽的转身。
喜忧参半专用车
十堰的专用车(改装车)起步于1981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专用车生产基地。
目前全市拥有自主品牌汽车18个,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车品牌13个,包括在国内市场声名显赫的驰田、神河、神鹰等。专汽行业的生产年能力达10万辆以上。其中三环专汽年产能2万辆,神河、安远、驰田等5家改装车企业的年产能达到5000辆,并进入了东风有限公司的定点改装企业行列。
在专用车行业中,工程自卸车占十堰市改装车产销量的70%,在全国都有较强的影响力。2009年十堰市生产各类专用车6.15万辆,同比增长44.2%,专用车占普通载货汽车的比例达4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专用车已经成为十堰市汽车产业的支柱之一,并且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潜力产业。
但是,专用车产业存在的问题依然明显。
产品雷同,附加值低。十堰市16家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中,大多以自卸车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由于企业研发、装备和市场开发能力有限,如医疗卫生专用车、高空作业车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作业类专用汽车几乎没有生产。由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同行之间相互压价,行业利润低,影响企业发展壮大。
规模小,开发能力弱。16家专汽生产企业的年均产销量不足4000台,生产的产品基本属于“拿来主义”,自主研发的少。售后服务体系也不够完善,企业规模偏小,很难在全国建立售后服务网络体系,售后跟不上,用户投诉多,影响了十堰汽车产业的整体形象。
2010年初,中央电视台先后三次曝光十堰市拼装车“乱相”,这其中不少拼装车作坊,都打着专用车的旗号。
一位专汽生产企业负责人坦言:“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现在,很多人听说是十堰的改装车,就怀疑是拼装车。”
市委书记陈天会说,任何产业的无序发展都不可能持久。要想持久发展,必须规范有序。靠假冒伪劣投机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十堰要痛下决心,加强整顿,促进十堰汽车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对拼装车市场乱相,十堰市制订了“三个一批"的整顿措施Q打击取缔一批,对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生产销售汽车及零部件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坚决打击取缔,绝不姑息迁就。优化重组一批,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企业联合,与东风公司、东风实业公司、三环、东风零部件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携手,促进共同发展。规范提高一批,加强企业软硬.件建设,严格汽车生产资质和标准管理,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产品质量。[page]
专用车的机会
十堰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康双成表示,我国的专用车产业正处于发展的最佳时机,十堰市应该抓住机遇。
发达国家专用车产业的转移,为我国专业车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专用车产业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国外的生产在技术密集型方面已经不能再突破,而劳动密集型正是他们的短板,而这恰恰是中国的“长腿”,因此,国外的专用车产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为中国专用车产业带来机遇。
国内专用车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网络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的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大,专用车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高速公路运输专用车辆、城市专用汽车、煤田专用汽车、机场专用汽车、重大工程类专用车辆、粮油运输专用车辆等市场,潜力无限。重型化、多轴化、轻量化、高技术化、厢式化和城市专用汽车的轻型化等趋势,将改变今后专用汽车产业的格局。产业政策落实,有利于专用车的发展。2009年7月,工信部发布了《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提高了专用车生产企业及专用车产品准入门槛,提高了行业准入条件,有利于现有专用车企业做大做强。
对于十堰市专用车牛生产企业来说,除了面临这些大机遇外,还拥有十堰市大力支持发展专用汽车,整顿重组改装车行业等小机遇,这都是十堰市专用车行业发力的优势所在。
品牌整合首当其冲
十堰市汽车产业“五个一”振兴计划提出,通过重点扶持10家改装车企业,到2012年,专用车产销量达到12万辆,到2015年专用车产销量达到20万辆。
十堰市专用车产品由运输型向功能型转变,形成规模优势,研发生产非公路运输工程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作业类专用车力争占到10%以上,建立一个专用车研发机构,拥有国际国内专用车顶尖人才10名左右,每年开发3至5个个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专用车产品。
在“振兴计划”中,品牌整合首当其冲。十堰市目前拥有东风实业、三环专汽等国内知名专用车企业,要充分分利用他们在品牌、技术、人才、市场方面的优势,与其他企业开放联合,组建不同形式的专用车生产企业企业。在3年内,全市实现3至5家产能达能达10万辆、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专用车生产企业。
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打造汽车产业工业园,要在张湾、箭、白狼开发区及郧县规划专用车工业园,每地至少有5000亩的发展空间,把本区域内的专用车企业集中,联合发展,改变专用车生产企业散乱状况。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专用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工艺水平、产品升级换代、科研等方面加大投入,走“专、精、特、新”的路子,打造知名品牌,与此同时,加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在3年内建成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监督检测及研究中心,建设汽车零部件铸造中心和十堰钢材加工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