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交通部绘就5年发展宏图

时间:2010-07-13 来源:商用汽车新闻

  近日,记者在交通运输部出台的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看到,在“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按照“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支撑综合运输体系、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坚持快速、高效、安全、绿色发展方针,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为中心任务,构建一个能力充分、品质优良、组织高效、安全环保的道路运输服务系统。

  该规划纲要涵盖了交通运输部在“十二五”期间的目标和方向,不管是对运输企业还是整车企业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一经发布,就给行业带来不小震撼,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不少业内专家看好该规划纲要,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谭秀卿评价该发展规划说:“此次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符合市场发展趋势,大部分指标切合实际。”

  货运:首次明确治超指标

  规划纲要中提到:“建立健全超限运输源头治理的管控体系,全面实施货物装载源头运政派驻和巡查制度,将基层运管力量向货物集散地和运输源头延伸。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并与诚信考核挂钩。严格执行《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切实把好车辆准入关,加大对营运车辆非法改装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和支持公路货运站场推行货运车辆入站诚信验证制度。”

  其中,公路货运源头治超体系覆盖率达95%,成为了约束性指标。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到,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目标的实现。

  对此,长安大学教授陈荫三认为,这个目标表明交通运输部源头治超的决心很大。“早几年也有源头治超的提法,但是指标这么明确地出现,在规划纲要里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陈荫三认为:“源头治超在货源比较集中的区域容易实现,但是对于货源分散的区域,执行起来有一些难度。比如山西省因为货源集中在煤矿,具备源头治超的条件,在源头治超上走在了前面。据我所知,山西省交通厅道路运输管理局管辖范围内的运输企业里都设立了源头治超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制去保证源头治超。而其他一些货源分散的省份就很难开展该项工作。但是,按照惯例,既然提出目标和措施,应当是有相关的措施在酝酿或者即将发布,后续的细则值得期待。”

  专用车:重点发展甩挂运输

  《道路运输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年)》里曾提到,要提高运输效率和大力发展厢式车、半挂车、特种专用汽车及重型车。这是我国自1978年发展道路运输业以来,政府首次将车辆的结构调整问题纳入明文规定。尽管在上述纲要里未直接提及甩挂运输,但发展甩挂运输符合提高运输效率和发展半挂车的要求,也在鼓励范围之内。

  比起《道路运输企业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年)》,“十二五”规划纲要则更进一步,清晰地规划了即将进行的甩挂运输试点工程:“‘十二五’期间,在全国组织开展5批,约200家运输企业参与的甩挂运输试点工程。重点对于试点企业甩挂运输站场设施改造、甩挂运输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甩挂运输车辆购置给予引导和扶持,使试点企业‘十二五’末牵引车与半挂车比例达到1∶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秘书长王焕民对本次的规划纲要非常认可。“甩挂运输涉及到的问题太多,包括尺寸、标准、税费、牌照、年检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各方面得到的政策支持都比较少,虽然货运站场可以开展甩挂,但是运输企业顾虑太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有政策推动,一般货运企业不愿意参与。本次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希望‘十二五’末期要达到1∶3的比例,并且提出了以试点的方式进行推广,是甩挂运输政策走得最远的一次,对半挂车的发展肯定会有较大的推动。”王焕民表示。

  王焕民认为,交通运输部作为运输企业的直接主管部委,牵头推广甩挂运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交通运输部直接管车辆运营,要在这方面展开工作很容易,出台政策严格执行,或者给予一些经济支持(比如交通运输部每年都要收取相关税费,如果对参与甩挂运输的企业能减免一点),就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李永福表示:“要真正实现甩挂运输,需要做4个方面的工作,包括政策法规的制订、车辆标准的统一、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场站的建设。目前前两部分的工作已经在进行中,对于企业反馈回来的一些问题,交通运输部已经联合各部门在协商。比如涉及到的挂车的交强险问题,目前假如一辆牵引车和3辆挂车配合,牵引车和挂车要分别上交强险,但是这3辆挂车不是同时作业,上三次险存在一些争议,交通运输部已经和公安、保监会等相关部门进行协商。”

  “十二五”规划纲要在专用车方面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淘汰敞开式货车。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在2015年将厢式货车所占比重从19.1%提高到25%。“目前我国普通卡车较多,上面盖个帆布就到处跑,环保性不好,而国外大多是封闭的车厢。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车辆的厢式化,会对厢式半挂车和整车厢式车产生促进作用,这值得行业尤其是厢式货车生产企业考量。”王焕民表示。

  物流:物流规划定位准确

  作为和道路运输密切相关的物流业,本次规划纲要的表述主要集中在道路货运企业物流转型培育上:“‘十二五’期间,各省(市、区)每年选择10~15家具备良好条件的道路货运企业,通过对其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设施装备更新的引导和扶持,鼓励其延伸物流服务,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page]

  除了上述表述以外,规划纲要中涉及到物流行业的还包括《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的修改完善,要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界定物流市场管理对象,对物流市场的准入退出、物流企业和物流站场运营行为等进行规范,全面履行物流市场管理职责。

  对于这样的表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告诉记者:“总体而言,此次规划纲要把交通和物流分开,体现出交通运输部的准确定位,没有过多干预市场。”

  事实上,物流和交通是有所不同的。“物流固然含有运输成本,但是现在讲的物流更多的是专业化、个性化的整合,传统的仓储运输并不是现代物流倡导的主要关注点。换句话说,用车、运输只是物流的基础性部分,物流业的发展是和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根据产业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变,去改造流程和生产方式。”戴定一说。

  戴定一认为:“关于推动企业转型,其实不少企业已经在转型中,此次规划纲要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规划纲要给了物流行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空间,又突出了政府在政策引导、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表述很切合交通运输部的定位。至于规划纲要提到的物流的基础性部分(如积极推进货运车辆的大型化、厢式化和专业化,鼓励发展专用运输车辆和多轴重载大型车辆,提倡运输的节能减排等方向),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保障体系:应急保障首次出现

  本次规划纲要中有一个较新的亮点,即建立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规划纲要中表述道:建设道路应急运输指挥调度中心。依托重点营运车辆GPS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国家、省、市三级道路应急运输指挥中心,并与国家、省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相互对接,实现各级指挥调度中心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指挥调度能力。健全各层级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预案及运输企业应急预案,建立“组织健全、权责明确、协调有力”的道路运输应急组织体系和“分级响应、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应急运行机制。

  为此,交通运输部将按照“平战结合、分级储备、择优选择、统一指挥”的原则,依托大型道路运输企业,建立国家和地方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各省(区、市)应急运输车队数量不少于300辆。以地市为基本单元,分别组建地方道路客货应急运输保障队伍,地方应急运输车队数量客车不少于50辆、货车不少于100辆。并在应急车辆上100%安装GPS监控设备,强化对应急保障车辆的动态监管和适时调动,保证第一批100~150辆车辆能在12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其余车辆能在24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集合。

  更难能可贵的是,交通运输部还意图引导建立应急运输征用补偿机制:按照“谁征用、谁补偿”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资金为保障的资源征用补偿赔偿机制,切实保护被征用方的合法权益和参与应急保障的积极性,形成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长效机制。建立应急运输车辆和应急装备购置、组织应急运输培训演练、客货运输站场等基础设施应急功能建设补助制度。

  有业内人士高度评价此项措施:“以往遇到突发事件,对于应急车辆的调度有随意性,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加重企业负担,如果遇到天灾人祸,在大是大非面前,企业往往是无偿劳动,不会去索要相关费用。但无偿劳动势必会增加企业负担,毕竟道路运输企业大多是自负盈亏的。二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车辆集结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有缺陷。三是企业正常的营运车辆应急能力不好,应急效果不理想。本次规划纲要对于应急保障作出了细致的表述,各环节考虑得当,能充分保证应急保障的效果,同时保证企业的利益。”

  公交:城际公交要大发展

  发展纲要中涉及公交的内容强调了城际公交试点工程,交通运输部将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以及中部崛起四大城市群,依托中心城市,每年选择10~15条客运线路开展城际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试点,探索并完善城际公交发展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

  在一位客车企业市场部相关负责人的印象中,这是首次如此表述:“虽然以前也有过一些发展城际公交的规划,但大多是地方性质的,还没有这么集中的表述。”

  据记者了解,目前,城际公交在一些地区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要全面推广还有一定困难。“城际公交涉及到一些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城际公交线路的开通,肯定会影响原有线路上的客运企业收入。此外,城际公交的票价很低,是需要财政补贴的,补贴谁来出也是个问题。如果交通运输部能协调好这两个问题,才能在发展城际公交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到了要“适当下放城际线路的管理权限”,引起了各方猜测。“如何下放?下放给谁?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真的做到下放城际线路的管理权限,道路运输的格局可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上述客车企业人士表示。

阅读量: 作者:郑满宁

分享至:

读后感/咨询反馈
相关阅读
车型推荐
当前位置:专用汽车网 > 整车新闻